「卜蜂污泥案」12月見報後,聲量僅維持3日,且討論聲量並不高。相較於受牽連的義美急發公告澄清公司不知情,卜蜂事發期間相對冷處理,而在二月份《天下》雜誌發佈了一份調查報告,點出食品加工後的廢棄物處理,是台灣長期以來積弊已久的問題。根據QueekseeK聲量趨勢分析顯示,全文刊出後,網路討論聲量大幅提升,超出十二月事發當時數倍之多,危機在2個月後捲土重來,甚至帶來更大傷害,這可能是如何造成的?
根據QueekseeK的網路來源分析,危機的主要聲量第一波由媒體帶動,此次則是在論壇及網路社群擴散,是污泥案重啟的關鍵原因。《天下》雜誌的調查成功吸引PTT鄉民,為事件添加大量的負面聲量,網友直指問題出在業者為壓低處理成本造成環境污染,雖也有部分討論抨擊政府政策,但針對企業責任的疏失,卜蜂成為眾矢之的,許多網友甚至揚言抵制。
這一波討論中,企業形象受損最大的廠商,透過QuickseeK文字雲也能見端倪。受到點名的數間廠商中,卜蜂及違法的廢棄物處理廠商福茂提及度最高。義美、碁富討論量次之。值得注意的是,卜蜂供應的速食業者「麥X勞」、「肯X基」也成討論熱詞,顯示網友對於產品終端的餐飲業者,也有一定的關注度。但觀察整體討論狀況,相較十二月同時受牽連的其他業者,卜蜂企業形象無疑受傷最重。
觀察整體發展,卜蜂在事發時針對危機並未妥適處理,導致後續輿論燒得更旺,要再挽回企業形象困難度倍增。而愛之味、義美在第一時間雖發布新聞稿澄清,短期止血,但須注意產業鏈的危機擴散而被波及。後續若未能經營網路形象,與網友持續溝通,未來爆發類似事件,也可能重蹈卜蜂的覆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