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分析來源平台
台灣地區總來源頻道數 100,382
事件解讀
2019-05-13 13:09

政治人物搶著合體館長是哪招?靠網紅拉抬聲勢有條件

館長陳之漢原本在網路上的直播以健身相關為主,隨後以犀利言論跨足政治。從聲量趨勢可見在去年初館長的網路討論量較為平緩,但到了地方選舉進入白熱化時,逐漸出現聲量高峰,到了今年已成為當紅炸子雞。去年10月韓流剛起,韓國瑜與館長直播累積至今有2,455,331次觀賞,是館長最熱門的影片。選前1121與柯文哲直播力挺柯P,也有1,144,296次觀賞,名嘴認為館長表態至少為柯P拉到一萬票。

找館長直播看起來像是提高自己網路聲量的好方法,卓榮泰當選民進黨主席後與館長直播、賴清德宣布參選後也找館長直播,看起來,館長和政治人物/議題找到了互利共生的好方法。但跟館長合體直播,真的是聲量特效藥嗎?


館長不是聲量提款機 合體效果因人而異

政治人物和館長合體加乘出來的聲量,不意外地以韓國瑜和柯文哲最多,遠勝過其他人。去年8月與今年1月都和館長直播過的侯友宜,聲量遠遠落後並不意外,畢竟侯友宜在網友的心中形象並非以網路行銷見長。

較令人意外的是賴清德宣布參選後與館長合體,似乎沒帶來什麼效果。唯一有少量討論的,是館長在直播中問賴清德民進黨為何不台獨?賴回答說「台灣已經是個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這讓網友懷疑:「是跟馬囧一樣 不必宣布獨立兩次的"台獨"嗎?」「賴馬一家親,台灣價值滿分!」除此之外並未引起更多迴響。

可見,館長不是票房保證,沒辦法憑空帶來聲量。館長直播的效果是網路聲量「加乘」。政治人物想靠館長爆紅?要有效果請先自帶聲量。


立場轉變向韓國瑜「翻臉」 館長也靠政治評論搶占版面

不過韓國瑜和柯文哲與館長加乘的網路聲量又有不同的內涵。先看柯文哲,去年11月21日和館長直播後加乘的聲量衝高到單日2,500筆。但後來的聲量就與館長無關。這結構和賴清德差不多,不過差別在於柯文哲平日也有一定的高聲量。

而韓國瑜在去年十月和館長直播,選前也支持韓國瑜,但12月5日館長就因高市府內閣爭議宣布「從今爾後,韓國瑜殺人放火與小弟無關。」許多網友對館長不爽:「讓一個草包當上市長就不關你的事情了,這個切割可以啊。」但館長還是堅持打韓,1月29日又因在高雄舉辦健力比賽受阻,直播痛罵「高雄市府就是垃圾」,韓國瑜請運發局澄清「與館長並無接觸」後,館長才在直播中低頭道歉。

但近日高雄欲推「自經區」,館長痛罵這是「賣國條款」,正式宣告「韓管翻臉」!館長在直播中說「若開放自經區,中國成衣就能整件製造完後,再到台灣換個標籤寫上MIT,再從台灣出口就會變成台灣製造,不只台灣廠商屆時吃不到飯,因會影響國際觀,大家從此對台灣的東西不再信任」。此言一出,引起PTT八卦版挺韓網友護航自經區,並指館長根本是看了DPP的懶人包。

姑且不論館長對於自經區的評論如何,QuickseeK數據發現,館長在一年前還沒有靠政治議題獲得大量的關注,這幾個月卻因「反韓」及批評國民黨獲得網路關注。隨著總統大選接近,綠營的「亡國感」越來越強烈,館長如果繼續針砭時事,將為他個人帶來可觀的聲量及話題。

「藍綠都罵」營造客觀形象? 館長料將續談政治話題

綜觀館長一年以來的表現,可以發現他談論國民黨與民進黨的聲量相去不遠,激起網友的正負面情緒結構也沒有太大出入。可見藍綠白各方都會找館長合作的原因,就是館長「藍綠都罵」的風格,為自己打造出客觀中立的形象。


當然,館長近日大動作批評自經區、質疑國民黨維護台灣主權不利看來較親綠。但館長先前不談歷史、不談轉型正義,甚至曾批評促轉會養肥貓,可見他對國民黨的批評,不是從根本否定國民黨,而是維持「就事論事」的形象,立場隨著議題跟個人價值觀而改變。預計2019選舉年,館長將挾著個人的直播魅力,持續關注政治跟大選2020話題。各位候選人們,你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