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在2021年初,定義今年的兩大議題主軸,分別是反萊豬公投和罷免案,希望用政策倡議來凝聚人民共識,增加民眾對國民黨認同。但是,趙少康在農曆年前宣布重返國民黨,一下子全黨演起宮廷大戲,黨主席之戰、2024大選卡位戰全部提前浮上檯面,爭權奪利成為藍營主調,焦點全部轉移,議題操作亂了腳步。
據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資料,比較「藍內部權力佈局」與「反萊豬」、「罷免案」的網路聲量,1月反萊豬、罷免案聲量仍高,1月底罷捷案正式宣布投票日、民進黨隨後定調要全力正面迎擊,更衝高罷免議題聲量,一路維持高檔,直到2月初罷免投票;只不過趙少康宣布回歸國民黨後,藍營權力布局的聲量就開始衝高,2月6日罷捷案投票不通過後,罷免的聲量從單日5萬,跌至平均每日不到5000。而反萊豬議題,相較1月的高聲量,2月聲量驟降70%,顯見年初國民黨喊出的兩大議題,在黨內權力布局角力之下,早被忘的一干二淨。
觀察民進黨的網路正負聲量走勢,可發現2月後,民進黨正面聲量雖未提升,但負聲量急遽下跌,本月高低峰差距80%;雖然到2月下旬,因國安團隊異動、有司法爭議案的邱太三返回內閣行列,而導致民進黨負聲量些微上升,但仍未回到過去高點,這要歸功於國民黨,因其專心內鬥,停熄監督執政黨的砲火,讓一度受反萊豬及罷免案陷入負聲量泥淖的民進黨得以喘一口氣。
進一步比較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和防疫指揮官陳時中1、2月以來的網路正負聲量變化,可發現3人的負面聲量,在2月時紛紛均減少,其中蔡英文減少37%、蘇貞昌減少70%最多、陳時中35%。此外,對比近期媒體報導,1月底綠營內部民調,蘇貞昌一度面臨死亡交叉,「不滿意度」反超「滿意度」;然而2月國民黨陷入內鬥後,綠營最新民調顯示,蘇的「滿意度」已再度上升,超過「不滿意度」。綜合網路聲量與民調比較,在在說明,民進黨是藍營內鬥的最大受益者。
國民黨人有時會自嘲黨的文化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並暗自羨慕民進黨「初選競爭、大選團結」;如今,這家百年老年又開始上演宮廷大戲,除了趙少康,沉寂已久的韓國瑜也以高雄小林村為起手式,展開公益之旅,重回大眾視野;黨主席江啟臣則找台北市長柯文哲合體論壇,「藍白合」惹怒秘書長李乾隆不說,還讓智庫副董事長連勝文不開心,更讓黨籍台北市議員集體炸鍋。面對國民黨大咖接連出招、內部紛紛擾擾,民進黨禁聲不多做回應,想必是「看在眼裡、樂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