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分析來源平台
台灣地區總來源頻道數 100,382
政策解讀
2019-06-28 11:00

過勞客運釀死劫 郭董因「血汗工廠」被砲轟

5月28號,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閉幕會議,正式將「工作倦怠」(暫譯burnout)納入「國際疾病分類」之一,意即此為職業現象,需醫療協助。而WHO所定義的工作倦怠與台灣國內最相近的概念,即勞工議題經常提及的「過勞」

6月11號凌晨,阿羅哈客運即疑似因過勞發生意外,而造成3死13傷的交通事故,使得過勞議題在華航機師罷工、鴻海血汗工廠之後,再一次引起輿論關注。

客運鬆綁七休一重獲關注 司機過勞乘客安全誰保障? 

在過勞與勞基法的聲量趨勢中發現,過勞與七休一的討論於年初迎來首波高峰,主因為勞動部預告因應春節連假疏運,基於民眾生活便利所需為由,將汽車客運業納入鬆綁7休1的行列引起討論,而六月後的高峰即是因客運肇事,過勞與七休一重新受到重視。

立委蔣萬安也於臉書粉絲團提出勞動部同意開放的配套措施,會讓司機在未能充分休息的情況就要馬上出勤,質疑資方如何預防?出了事誰要負責?這些勞動部應該說明清楚!

不少輿論也持相同立場,且以戲謔方式將勞動部改名為「資動部」,諷刺勞動部不為勞工安全及健康著想,而是不斷向資方靠攏,甚至有人舉出2017年蝶戀花司機因連續出勤,疲勞駕駛導致交通事故的案件,盼憾事不再重演。

阿羅哈客運遭揭違法,司機過勞肇事引爆怒火

6月11號凌晨,阿羅哈客運在彰化高速公路翻車,釀成三死十三傷的不幸事件。在勞動部調閱肇事司機出勤記錄時,發現該司機已連續上班七天,但勞動部官員指出阿羅哈客運並未申請於端午連假鬆綁7休1,而該司機在3號休假後,從4號上工到10號正好是第七天,該起事故則是發生於11號凌晨。

關於阿羅哈客運違反相關規定,職安署副署長周登春表示將由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裁罰。因客運公司違法營業,罔顧員工健康以及顧客安全所導致的此次事故,從正負聲量分析可看見輿論對於意外事件相當不滿。

隨後,公路總局為改善大客運車駕駛長期缺乏人力的窘境,釋出補助方案。但輿論普遍認為只要法律仍允許讓勞方過勞,即使有再多的補助也沒用;客運產業工會呼籲應設法改善產業工作環境、改善駕駛的勞動條件才是根本之道。


過勞火燒民進黨 網友想起「血汗工廠」郭台銘

「過勞」這個議題,在今年到目前為止,分別因放寬七休一、郭台銘參加總統初選,昔日鴻海集團廣受輿論詬病的「過勞」、「血汗工廠」的問題再次浮出水面,更因客運肇事引起不滿。與此議題討論相關度最高的公眾人物分別為總統蔡英文、交通部長林佳龍以及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其中蔡、郭兩人聲量分別超過8000則文章討論。

蔡英文在大里工業區廠商座談會與執政三週年記者會的談話中,皆對於一例一休、過勞相關議題提到「政府實施『一例一休』,對中小企業衝擊很大,不僅加班費 大幅調高,工廠負擔沈重,勞工想要加班,也無法如願」、「該加班的時候就應該要給我們的有勞工加班的機會,不要造成他們收入大幅減少的情況」等發言,引發網路輿論群起撻伐,有網友痛批縱容血汗企業就是台灣產業無法升級的原因,也有人認為還不是因為薪資太少,勞工想要錢,才會想加班,甚至引發勞基法的立意,是保障勞權,適度的薪資跟必要的休息,但現在似乎已經變調的質疑。


對於郭台銘與過勞的相關議題,就有網友整理出時任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語錄,如:「人家說我們是血汗工廠,我說血汗工廠有什麼不好?」、「台灣的假夠多了」、「台灣的垃圾叫做勞工聯盟,每天來鬧鬧劇」,在近期引發熱切討論,對此郭台銘在與youtuber「志祺七七」的訪談當中,被主持人問起相關問題,郭台銘表示「我鴻海做到這麼大,完全照政府的規定。我不是說逼迫,我會這樣,我們今天公司做到40幾年是這樣子,我沒有一次逼迫人家加班」,許多網友看完的反應是:今日最佳笑話就給這篇了!也有網友表示都是THEY(員工)自願的,引發輿論撻伐。

然而,有許多網友認為,蔡英文政府修惡勞基法,與鴻海的血汗工廠的差別並不大,對於2020總統大選,若是兩人對決,只是資進黨與真資方二選一罷了,因此蔡郭二人於此議題的好感度相當低迷。

QuickSeek:彈性工時成眾矢之的 「血汗」標籤恐成郭董陰霾

在勞權意識逐漸抬頭的台灣社會中,此次客運肇事,顯示過勞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蔡英文說過「勞工是她心中最軟的一塊」,但隨著勞基法修惡及屢次發言都被認為是為資方護航的情況下,民進黨似乎擺脫不了「資進黨」的惡名。針對過勞議題,顯然是蔡英文連任路上最大的絆腳石之一,對於此次客運事故,若政府無法做出妥善處理,說服民眾,恐讓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度更加提高。

而國民黨總統初選人郭台銘,在網友頻頻挖出他過去對於勞工工時問題的失言之後,假若其出線代表國民黨參戰2020總統大選,是否能提出具體政策改變現今台灣工時過長、勞工過勞的處境,或是仍然維持慣老闆的姿態?由此可見,未來的政府除了吶喊「拚經濟」的口號,改善勞工過勞、避免犧牲勞工權益,必然也是重要議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