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分析來源平台
台灣地區總來源頻道數 100,382
名人解讀
2020-06-10 18:56

台北車站大廳「禁坐令」為何惹人怨?

台鐵2月底發布台北車站大廳禁坐令,避免群聚感染發生,然而台灣疫情逐漸趨緩,台鐵在5月反而傳出擬將禁令永久實施,引發民眾反彈。事實上,台北車站大廳的席地而坐爭議,並不是第一次爆發,也許大家都還沒忘記2012年的「紅龍事件」,當年8月許多印尼移工為了慶祝伊斯蘭教的開齋節,聚集在台北車站大廳聚會,站方卻拉起紅龍隔離,引發歧視爭議,隔年開齋節同樣大批移工聚會,再度引發國內對此事爭論。

台鐵今年宣布禁坐令之初,正是疫情嚴峻、人人自我約束的期間,禁令只在網路引發少量討論。但根據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觀察,到了5月疫情趨緩,「永久」禁坐令就引發了大量的關注,而台鐵與交通部的不同調,更讓討論聲量維持不衰。

透過網路情緒分析,永久禁令消息一出,不只討論度倍增,同時帶來爆炸性成長的負聲量,逼得原本忙著紓困、振興的交通部長林佳龍親上火線,他先在自己臉書表態,希望疫情結束後「一如往常」,但網友在底下留言激烈論戰,《聯合報》甚至報導,留言中有將近6成贊同北車大廳祭出禁座令,4成肯定林的言論,因此林佳龍後來出面受訪時,改用稍微緩和的說法,表示「還有思考空間」、「要努力找到兩全其美的方式」。

而台鐵在第一線的應對也遭網友放大檢驗,24日晚間台鐵在北車大廳拉起封鎖線,被網友質疑是否成為「紅龍事件」翻版,台鐵火速在深夜緊急澄清,說是為了清潔消毒,維持良好衛生環境,避免再次將危機擴大。


而在網路的討論主題中,主要的議題則是圍繞在移工、穆斯林、東南亞文化及場域公共化,反對「禁坐令」者認為不該限制公共空間,且認為此舉有針對移工之嫌,涉種族歧視,且要尊重多元文化,支持者更在社群網站串聯「坐爆台北車站」活動,號召500人到場,訴求疫情後重新開放,並呼籲台灣人別忘了接納與包容。

而贊成「禁坐令」者認為,台北車站是首都門面,民眾長時間坐在北車大廳吃喝甚至睡覺,恐影響往來旅客的往來動線,甚至可能造成國際旅客觀感不佳,有網紅更直言「通常不是流浪漢才會堅持坐地上嗎?」讓移工與街友的污名化再次浮上檯面。



從網路數據顯示,北車禁坐令碰觸到現代公民社會中最忌諱的「人權」問題,一旦被扣上歧視大帽子,再怎麼立意良善的政策,都很難洗刷汙名。台鐵2012年已經犯過一次眾怒,隔年開齋節他們加派人手維持秩序、清掃垃圾,並對有所抱怨的台灣旅客宣導印尼開齋節意義,讓事情有了正向的改變,台鐵之後也在車站增設穆斯林祈禱室,獲得好評。

然而這次台鐵的「禁坐令」,可以說是突然與之前的立場180度大改變,並且沒有給社會一個可以接受的說法與替代方案,莫怪爭議再度上演;雖目前禁令被交通部暫緩,但如果無法完整理解民眾的想法,解決民眾心中的憂慮,只會讓台鐵的陳年爭議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