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分析來源平台
台灣地區總來源頻道數 100,382
事件解讀
2020-05-18 15:58

防疫成太上條款?網友對個資使用有疑慮

這次新冠肺炎台灣雖然目前防疫成功,邁向逐步解禁的路上,但這期間有一個重要的議題,吸引不少民眾的目光,就是政府為了防疫,使用民眾個人的資料,其中包括像是疫調、手機訊號等。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分析,發現在疫情期間,針對防疫個資的討論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隨著近幾年民眾意識到個資的重要,相關法規也都做了不少保護,但碰到這次防疫的需求,許多人不禁開始質疑,這些以防疫為名的個資使用,真的沒有問題嗎?

警洩個資引聲量高峰 政府須慎防實名制及資安問題

台灣在五月之後疫情明顯趨緩,民眾黨也在此時提出防疫個資使用要修法的問題,根據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分析,防疫期間的個資討論持續存在聲量,2月初有警方洩漏確診患者的個資,引起最多關注,另外則是中央疫情中心能否公布確診資料及高雄針對官兵電話疫調的爭議成為關鍵的話題。


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的熱詞分析,五月以來關於防疫個資的討論,除民眾黨提出的修法議題,站在政府的角度,可能有幾個主題需要密切追蹤,首先是「實名制」,近日開始有討論指出太多地方需要實名出入,會擴大個資外洩的風險,新北市政府的運動及公有場館近日也爆發資安危機,中央移民署更打算投入大筆預算建置PNR(旅客追蹤)系統,旅客的行程、訂票及目的地等資料將會完全被掌握,有討論就指出,在疫情走下坡的時候才建置系統,恐怕會有侵犯人權的疑慮。


足跡簡訊讓民眾感覺被監控 防疫、個資保護矛盾浮現

綜觀整個防疫期間,蔡英文政府與個資有關的防疫措施,主要發生在五個事件上,其中過去鑽石公主號下船的足跡追蹤及警示簡訊,帶來最多爭議,其次,磐石艦在這次疫情調查中,許多地方政府紛紛公布艦上的官兵足跡,甚至公布了和其親密女性友人的相關資訊,這都是防疫期間重要的個資問題。另外「21萬人收到提醒簡訊」,其實也有網友發問「到底怎麼知道我去過的?」,而最近因為景點惹爭議的「1968人潮警示APP」同樣也有透過手機監控的疑慮存在。


TPOC:防疫之後 蒐集的個資何去何從?

當新冠肺炎這樣的疫情襲捲世界,我們一方面該慶幸在台灣仍保有日常生活,但一旦當疫情過去,回過頭我們仍有許多值得檢討跟進步之處,比如這次防疫過程中,政府運用手機細胞簡訊等新科技來輔助防疫,但這些新科技的運用,因相關法律仍未完善,日前已經開始有人提出有些措施會有侵犯人權的疑慮,從疫情之初至今,關於個資的討論沒有減少,近日新北市公有場館出現資安問題,顯示出政府除了掌握個資的大數據外,更需要在資安上下足功夫,否則為了疫情所做的努力,反而會製造出另一種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