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台灣靠著「客廳即工廠」經濟起飛,但「農地工廠」最後釀成1983年的「鎘米事件」,彰化農地也長期受污染所苦。國人雖然關注食安問題、反假油、抵制頂新,但農地違章工廠問題似乎需要更多關注。
部分重金屬廢水排放廠商持的「臨時工廠登記證」將在2020年到期,行政院與經濟部積極修法、以輔導來防治污染,環保團體卻認為是「就地合法」護航違章工廠。隨著《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草案在5月6日送入經濟委員會逐條審查,網路聲量也終於引爆了。TPOC帶大家來看,民進黨如何在農地、環保議題上失去輿論支持。
去年地方選舉民進黨在農業縣大敗。而「農地」更是一個大問題。蘋果日報三月曾以頭版大篇幅特別報導「農地大浩劫」,衝高了「農地」關鍵字在三月初的聲量尖峰。
針對農地工廠的討論,自去年10月就開始發酵。10月19號有媒體報導賴清德要花10年將農地工廠合法化,雖然發言人Kolas Yotaka澄清是錯誤解讀,但已掀起環保團體在網路上的輿論戰爭。
「地球公民基金會」在臉書上指控政府違背處理「違章工廠」的承諾。許多網友捍衛台灣農地,認為「農地違規工廠造成的環境污染、景觀破壞和食安問題,誰承擔?」但也有網友認為不能這麼強硬地處理違章工廠。畢竟農地工廠目前是60萬人的生計來源,有網友就質疑「工廠拆掉之後我要去哪裡上班。」或呼籲為中小企業著想:「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給這些台灣最後一批根留台灣,努力拼經濟的中小企業主,及百萬勞工 ,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也有人認為工廠並非不願意搬到合法的工業區,目前台灣仍有許多閒置的「蚊子工業區」,但區位不一定符合業者需求,工業區地價也節節高升引發「炒地皮」的質疑。
地球公民基金會則回應:「工業區太貴是原因之一,所以我們呼籲政府是找出病因對症下藥,而不是為選舉而求快討好,破壞制度也傷了環境和人民健康。」呼籲政府的對策應是提供「只租不售」的土地,讓有心從事生產的廠商能夠進駐工業區。
隨著行政院會今年3月28日通過工輔法修正草案,5月6日送入經濟委員會逐條審查,環團抗議這是「農地最黑暗的一天!」在網路上的討論也爆發,「工輔法」單日聲量衝過1,000筆,「農地」超過2,000筆。
美學大師蔣勳在臉書上寫道:「池上給了我幾年非常快樂的時光,學習土地四季的自然秩序,學習村民的敬天愛物,勤勞樸實。」但工輔法卻要「搜刮土地」、「違法蓋工廠」。引發網友對農地凋零的感嘆:「跟農地說再見 我們會記得,曾經有一種土地,叫做農地」。
環團指控,法案中許多可以在農地上營運的「低污染」工廠實際上有中高污染的風險,而且是由經濟部而非環保署或農委會認定。引來網友怒罵經濟部球員兼裁判。許多人更認為農地違章工廠合法化相當不公平。
這種憤怒逐漸轉向民進黨政府本身。PTT八卦版的討論串中凝聚了憤怒的風向:「人家農地工廠有台灣價值啦」、「蔡英文可以對機車ABS講東講西,農地工廠就變啞巴」、「支持DPP的下場」、「台灣的農地都拿來種工廠囉!以後毒米大家一起吃。」
當「工輔法」的網路輿論走到這一步,原先針對「工廠進入工業區的難處」、「工人生計怎麼辦」的討論細節都被抹平,只剩下「民進黨討好工廠」、「不顧食安問題」。蔡英文和蘇貞昌在臉書上宣傳豬瘟防疫、減稅等政績希望民生有感,但農地工廠的爭議就像未爆彈,總有一天是心頭大患。
相關部會中,農委會被轟得最嚴重。主委陳吉仲被說「農委會被摸頭,都變成啞巴了」但有網友認為經濟部才是真正該攻擊的對象。
而在同志婚姻表決上投下反對票的綠委林岱樺,則又被指帶頭鬆綁工輔法成了眾矢之的「又是林岱樺!!! 誰投她的 自己出來下跪認錯!!!!!!!!!!!!」林岱樺跟「工輔法」扯上關係時, P/N值(好感度)低到只有0.03,幾乎是人人喊打的局面。
在工輔法的紛爭中,雖稱不上「贏家」、但打得最漂亮的,或許就是NGO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這些團體成功地在社群媒體上吸引民眾關心農地議題。
台灣的「農地問題」隨媒體報導,在今年上半年屢次激起網友討論。而「工輔法」草案使得網友對純樸農村的懷念,也質疑違法的事情為何能就地合法。「工輔法」的單日負評數來到300筆上下,怒火也燒到了農委會與立委林岱樺身上,林岱樺的好感度最低只有0.03。反而是NGO團體成功透過社群媒體凝聚網友關注。
民進黨在「工輔法」議題中表現出來的窘態,讓人不禁想起西元2002年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時,社會學者吳介民所點出的民進黨「克勞塞維茲魔咒」:「為何長期以來承載著大眾改革期望的民主進步力量,在獲得政治權力之後,就表現出保守化的傾向?」過去以草根力量起家的民進黨,現在看來面對相當矛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