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分析來源平台
台灣地區總來源頻道數 100,382
政策解讀
2021-02-19 17:43

劍指中國有效?BNT疫苗爭議最新數據反應曝光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透露,台灣原訂向德國BNT購買500萬劑疫苗,因中國介入生變,行政院也回應,中國打壓無益於改善兩岸關係,並會讓國人對中國行為感到反感,引發外界批評,執政黨買不到疫苗卻推卸責任。今(19)日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分析,近日疫苗議題持續發燒,其中中國打壓的說法造成熱議,關注度占整體約四分之一,且討論不侷限於綠營同溫層,迴響熱烈。

 

陳時中日前表示,原訂向德國購買的疫苗因中國介入生變,據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監測,17日至1912時止,網路有關疫苗議題的討論中,「中國打壓」獲得的關注度占23%,17日更突破當天的3成。而因中國打壓所以買不到疫苗的說法,引發外界批評是推卸責任,但數據也指出,綠營臉書粉專透過這個說法所創造的關注,僅占整體的5.7%,而9成以上的討論,則遍佈在新聞、PTT、或其他臉書頻道,顯示這個說法遍地開花,非僅在綠營同溫層間「相互取暖」。


而針對疫苗採購生變,行政院也指出,台灣在防疫上被世界肯定,會團結努力讓台灣愈來愈有國際空間,並表示,中國打壓無益於改善兩岸關係,也會讓國人對中國的行為感到反感。事實上,中國打壓的說法時有耳聞,據QuickseeK快析於情監測,自總統蔡英文第二任期以來,中國打壓的事件聲量,由高至低排序為此次的BNT疫苗採購、日前的蓋亞那設辦告吹、1月華航新塗裝貨機首航被取消,以及去年國際旅展中,觀光局遭改名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幾波有關中國打壓的討論高峰,集中在今年1月以降,據統計,去年520至同年底,中國打壓的聲量為1.6萬筆,而今年僅過2個半月,聲量已近1萬筆。中國打壓的相關討論度漸增,是否和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美中關係的不確定性,以及國人對台灣的國際空間感到不安有關,值得關注。而從本次疫苗採購的輿情反應來看,中國打壓的說法不僅討論度超乎以往,且不侷限在綠營同溫層,由此推斷,相關說法在未來仍可持續引導輿情走向。

在這裡找到我們

DMS 每日剪報

您可以在每個工作日清晨 從您的收件信箱中取得網路社群媒體即時新聞以及我們的今日建議

即時議題APP

從手機APP就可以設定追蹤的議題以及追蹤最新的事件發展
發電子郵件連絡我們
service@quickseek.com.tw
我們歡迎您的建議
您可以到我們的臉書粉絲專頁
探索快析輿情大數據更多議題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 Reserved by QuickSeek Powered